- · 《应用昆虫学报》刊物宗[09/01]
- · 《应用昆虫学报》征稿要[09/01]
- · 《应用昆虫学报》投稿方[09/01]
- · 《应用昆虫学报》数据库[09/01]
- · 《应用昆虫学报》栏目设[09/01]
3套超惊艳的科普书,让孩子见识千奇百怪的昆虫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直到我们看了《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》,才找到了答案。原来凤蝶的虫蛹需要在立体环境下羽化,而非在平面环境下羽化。只有这样,凤蝶才能利用重力
直到我们看了《法布尔老师的昆虫教室》,才找到了答案。原来凤蝶的虫蛹需要在立体环境下羽化,而非在平面环境下羽化。只有这样,凤蝶才能利用重力把体液成功输送到整个翅膀。
而雌蚊子之所以能迅速找到猎物,就是因为它的触角内部有对热很敏感的受体,能快速辨别猎物的方向,获得猎物的位置。
除此之外,我们还能看到最讨厌的昆虫之一——蚊子的高清放大图。蚊子属于双翅目,细看之下,浑身长满了细细长长的毛发,看起来像个可怕的外星生物。
1200多种昆虫的高清彩图、习性、栖息地、活动信息,细致入微的昆虫身体结构解析,系统化、专业的昆虫分类学知识……如果你想知道身边出现的昆虫们分别叫什么名字,有哪些“生活习惯”,在哪里更容易遇见,不妨入一本《MOVE图鉴昆虫》。你会发现,与昆虫们由生到熟,由远及近,差的只是一本书的距离。
栎剪枝象是象甲家族的成员,从长鼻子,浑身长满褐色毛发的特征来看,真的跟长毛象非常相似,但是从体型上来看,跟长毛象天差地别。
除了动物篇,在植物篇也能看到很多神奇的画面:我们可以看到苔类植物叶表皮大小不一的气孔,不同花朵内形状各异的花粉,不同植物叶片上的营养运输网——叶脉,影响植物身高的关键——维管束……
“我们应该首先去观察,再开启思考。”
提出疑问:这么多雄性大孔雀蛾从何而来?是如何被吸引过来的?是通过声音、光线、气味,还是什么其他物质呢?
因为了解,所以喜欢。可爱多几乎每天都会带着捕虫网外出“打猎”,去寻找昆虫们的踪迹。椿象、食蚜蝇、黄脸油葫芦、黄蜓、棕污斑螳、刺蛾幼虫、凤蝶幼虫、斐豹蛱蝶、斑缘豆粉蝶、菜粉蝶、青凤蝶、黄弄蝶、鼠妇、螽斯、中华剑角蝗、蛉虫……好多我不认识的昆虫,他都能对号入座,精准喊出它们的名字。
我们家可爱多是昆虫专家法布尔的死忠粉,从3岁就开始听《法布尔昆虫记》的音频,翻看同名童话书,非常喜欢。
2)雄蛾从上风向飞来寻找雌蛾,而非下风口。如果雄蛾是循着雌蛾的“气味”或者“通信物质”而来,那么应该是下风向才对呀。
作为一名崇尚自然教育的妈妈,我最近真的遇到了几套超惊艳的科普书。它们不仅完美解答我和孩子心中关于微观世界的困惑,还让我们见识了千奇百怪的昆虫世界,掌握了昆虫专家法布尔研究昆虫的科学方法,忍不住安利给大家!
蚊子属于双翅目昆虫,但我们拍死蚊子的时候,通常只能看到一对翅。这是为什么呢?原来,蚊子的翅膀之下还藏有一对隐形翅——棒状结构的平衡棒。它是由蚊子的另一对翅退化而成的,主要用来保证蚊子飞行时的平稳安全。
进行实验:
最叫我惊奇的是,我竟然还看到了最讨厌的昆虫——蚊子的触角。因为讨厌蚊子,看见蚊子必先拍死,所以我从来没有好好观察过蚊子的身体结构。第一次知道,原来吸血雌蚊子的触角形状跟鸟类的羽毛如出一辙。
讲述昆虫实验,昆虫生存故事的同时,作者还会有意无意地穿插一些法布尔先生的科学理念和态度:
象甲在橡子上钻洞时,会将弯曲细长的口器用力刺入橡子,呈现出头朝下、脚朝上的倒插悬空状态,堪比一个小型电钻。这样的工作要持续将近8个小时,才算真正结束。然而,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,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送命。
蝴蝶的鳞片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。当气温上升、阳光直射时,鳞片自动张开,以减小阳光辐射的角度;当气温下降时,鳞片自动闭合,紧贴体表,让阳光直射鳞片,从而把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内。
西班牙粪蜣螂生完“宝宝”后会不吃不喝地守护卵球近4个月,随时随地清除卵球上的霉菌和苔藓,直到“宝宝”平安羽化为成虫。
3)在雌蛾的笼子边分别放上气味浓烈的樟脑、香水、石油、硫磺等物品,并用厚布将雌蛾罩住,以防止雄蛾看见。雌蛾还是靠自身魅力,吸引了很多雄蛾。
但在这套书上,蝴蝶翅膀上的鳞片都清晰可见。我第一次知道,原来所谓蝴蝶翅膀上的鳞粉是片状的,还呈覆瓦状结构排列,每一片都美得像花瓣。
扫描书内的二维码,还能看到菜粉蝶幼虫破蛹而出、草履虫避开红墨水、小金蛙趾鳍处的血液流动的相关科普视频,真叫人大开眼界!
文章来源:《应用昆虫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yykcxb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6/1777.html